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去郡三载

作者: 李绅 朝代: 唐代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当路绝群尝诫暴,
为猫驱獮亦先迎。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
休逐豺狼止贪戾,好为仁兽答皇明。

作者简介

李绅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李绅的诗词推荐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不竞牛甘令买患,
免遭狐假妄凭威。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
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物。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

罢分符竹作闲官,舟冻肥河拟棹难。食蘗苦心甘处困,
饮冰持操敢辞寒。夜灯空应渔家火,朝食还依雁宿滩。
西奏血诚遥稽首,乞容归病老江干。
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陈力不任趋北阙,
有家无处寄东山。疲骖岂念前程税,倦鸟安能待暮还。
珍重八公山下叟,不劳重泪更追攀。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九五当乾德,三千应瑞符。纂尧昌圣历,宗禹盛丕图。
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选贤方去智,招谏忽升愚。
大乐调元气,神功运化炉。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凤形怜采笔,龙颔借骊珠。
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谀。
碧海同宸眷,鸿毛比贱躯。辨疑分黑白,举直牴朋徒。
庭兽方呈角,阶蓂始效莩。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乱群逢害马,择肉纵狂貙。
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
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谤兴金就铄,毁极玉生瘉。
砺吻矜先搏,张罗骋疾驱。地嫌稀魍魉,海恨止番禺。
瘴岭冲蛇入,蒸池蹑虺趋。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草毒人惊剪,茅荒室未诛。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穷老乡关远,羁愁骨肉无。鹊灵窥牖户,龟瑞出泥途。
烟岛深千瘴,沧波淼四隅。海标传信使,江棹认妻孥。
到接三冬暮,来经六月徂。暗滩朝不怒,惊濑夜无虞。
俯首安羸业,齐眉慰病夫。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诏下因颁朔,恩移讵省辜。诳天犹指鹿,依社尚凭狐。
度岭瞻牛斗,浮江淬辘轳。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盆浦潮通楚,匡山地接吴。庾楼清桂满,远寺素莲敷。
仿佛皆停马,悲欢尽隙驹。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万戟分梁苑,双旌寄鲁儒。駸駸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疲马愁千里,孤鸿念五湖。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唐代诗词推荐

帝京篇十首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杨花落

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荡无所依,偏惜垂杨作春好。
此时可怜杨柳花,萦盈艳曳满人家。
人家女儿出罗幕,静扫玉庭待花落。
宝环纤手捧更飞,翠羽轻裾承不著。
历历瑶琴舞态陈,霏红拂黛怜玉人。
东园桃李芳已歇,独有杨花娇暮春。

月宫词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迥过前殿曾学眉,
回照长门惯催泪。昭阳昨夜秋风来。绮阁金铺情影开。
藻井浮花共陵乱,玉阶零露相裴回。稍映明河泛仙驭,
满窗犹在更衣处。管弦回烛无限情。环珮凭栏不能去。
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珠帘欲卷畏成水,
瑶席初陈惊似空。复值君王事欢宴,宫女三千一时见。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江上无云夜可怜,
冒沙披浪自婵娟。若共心赏风流夜,那比高高太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