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作者: 韩愈 朝代: 唐代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
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
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忽惊颜色变韶稚,
却信灵仙非怪诞。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去岁羁帆湘水明,
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由来钝騃寡参寻,
况是儒官饱闲散。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何人有酒身无事,
谁家多竹门可款。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当忧复被冰雪埋,
汲汲来窥戒迟缓。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的诗词推荐

相和歌辞。猛虎行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三星行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
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
无善名已闻,无恶声已讙。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馀。
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嗟汝牛与斗,汝独不能神。

送区弘南归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汹汹洞庭莽翠微,
九疑镵天荒是非。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俙.爰有区子荧荧晖,
观以彝训或从违。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服役不辱言不讥,
从我荆州来京畿。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腾蹋众骏事鞍鞿,
佩服上色紫与绯。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朝暮盘羞恻庭闱,
幽房无人感伊威。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沉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处子窈窕王所妃,
苟有令德隐不腓。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业成志树来颀颀,
我当为子言天扉。

唐代诗词推荐

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杂咏五首。池边鹤

舞鹤傍池边,水清毛羽鲜。立如依岸雪,飞似向池泉。
江海虽言旷,无如君子前。

杂咏五首。幽人居

幽人下山径,去去夹青林。滑处莓苔湿,暗中萝薜深。
春朝烟雨散,犹带浮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