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回鞭却走见天子,
朝饮汉水暮灵州。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头上锐耳批秋竹,
脚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凤臆龙鬐未易识,
侧身注目长风生。

赏析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27首。仇兆鳌《杜诗详注》评注此诗:“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贼过金牛。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首言马行迅捷。从乱禽颠沛说起,便有奇气。过金牛,扈从明皇也。见天子,趋谒肃宗也。却走,退走也。

“自矜胡骡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一闻说尽急难才,转益愁向驾骀辈。”此见其济难之功。赵注:急难才,如刘备的颅跃过檀溪以免刘表之追,刘牢之马跳五丈涧,以脱慕容之逼。此处指避胡一事言。愁向驾胎,自叹所乘者皆疲马也。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此写其神骏之姿。耳锐蹄坚,筋胜于肉,此良马之相也。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末言同行见马,结归李丈。凤臆龙鬐,一时未易测识,但见侧身注目,足下风生,果是绝尘之骥矣。《杜臆》:马不易识,以况相士之难。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冬自华州赴东都途中作。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诗词推荐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
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断斩青海戎,
杀气南行动坤轴,不尔苦寒何太酷。巴东之峡生凌凘,
彼苍回轩人得知。

瘦马行 / 老马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义鹘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
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
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修鳞脱远枝,巨颡坼老拳。
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折尾能一掉,饱肠皆已穿。
生虽灭众雏,死亦垂千年。物情有报复,快意贵目前。
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
近经潏水湄,此事樵夫传。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
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间。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

唐代诗词推荐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此来相见少,正事各东西。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