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圃畦新雨润,愧子废锄来。竹杖交头拄,柴扉隔径开。 欲栖群鸟乱,未去小童催。明日重阳酒,相迎自酦醅。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 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 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在物多相背,唯君独见思。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