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
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
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
忧来起长望,但见江水流。云树霭苍苍,烟波澹悠悠。
故园迷处所,一念堪白头。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美人劝我急行乐,
自古朱颜不再来,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
一回老。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