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著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人老。 柳发遍川岗,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平。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 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