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作者: 崔湜 朝代: 唐代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作者简介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崔湜的诗词推荐

相和歌辞。婕妤怨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帏屏向月空。年年后庭树,荣落在深宫。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
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塞垣行(一作崔融诗)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
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
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

唐代诗词推荐

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下山歌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西夏黄河水心剑,
东周清洛羽觞杯。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赐金分帛奉恩辉,
风举云摇入紫微。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越中山海高且深,
兴来无处不登临。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始安繁华旧风俗,
帐饮倾城沸江曲。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故园今日应愁思,
曲水何能更祓除。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