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今兹商用事,馀热亦已末。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晚风爽乌匼,筋力苏摧折。
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园蔬抱金玉,无以供采掇。密云虽聚散,徂暑终衰歇。
前圣慎焚巫,武王亲救暍。阴阳相主客,时序递回斡。
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萧萧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欻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胡马挟雕弓,鸣弦不虚发。
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惆怅白头吟,萧条游侠窟。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高人炼丹砂,未念将朽骨。
少壮迹颇疏,欢乐曾倏忽。杖藜风尘际,老丑难翦拂。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贱夫美一睡,烦促婴词笔。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诗词推荐

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红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
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断斩青海戎,
杀气南行动坤轴,不尔苦寒何太酷。巴东之峡生凌凘,
彼苍回轩人得知。

唐代诗词推荐

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仆人理车骑,西出金光逵。苍苍白帝郊,我将游灵池。
太阴连晦朔,雨与天根违。凄风披田原,横污益山陂。
农畯尽颠沛,顾望稼穑悲。皇灵恻群甿,神政张天维。
坤纪戮屏翳,元纲扶逶迤。回塘清沧流,大曜悬金晖。
秋色浮浑沌,清光随涟漪。豫章尽莓苔,柳杞成枯枝。
骤闻汉天子,征彼西南夷。伐棘开洪渊,秉旄训我师。
震云灵鼍鼓,照水蛟龙旂。锐士千万人,猛气如熊罴。
刑罚一以正,干戈自有仪。坐作河汉倾,进退楼船飞。
羽发鸿雁落,桧动芙蓉披。峨峨三云宫,肃肃振旅归。
恶德忽小丑,器用穷地赀。上兵贵伐谋,此道不能为。
吁哉蒸人苦,始曰征伐非。穆穆轩辕朝,耀德守方陲。
君臣日安闲,远近无怨思。石鲸既蹭蹬,女牛亦流离。
猵獭游渚隅,葭芦生漘湄。坎埳四十里,填游今已微。
江伯方翱翔,天吴亟往来。桑榆惨无色,伫立暮霏霏。
老幼樵木还,宾从回鞿羁。帝梦鲜鱼索,明月当报时。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地静我亦闲,登之秋清时。
苍芜宜春苑,片碧昆明池。谁道天汉高,逍遥方在兹。
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
灵变在倏忽,莫能穷天涯。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
宫室低逦迤,群山小参差。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
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