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水势临阶转,峰形对路开。槎从天上得,石是海边来。 瑞草分丛种,祥花间色栽。旧传词赋客,唯见有邹枚。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