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同到长真寺,青山四面同。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 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旧游悲往日,回首各西东。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 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